前沿拓展:
化妆品导致眼睛过
护肤品和化妆品中会添加各种成分,虽然一些成分是安全的,但难免有一些刺激性。
这三种成分最有可能是“辣眼睛”的元凶:酒精、防腐剂、香精。
酒 精
很多护肤品当中都添加了酒精,敏感肌可能闻酒精色变,但其实酒精可以为护肤品带来清爽的肤感,还能帮助吸收。
不过,酒精易挥发,把护肤品涂在眼睛周围,可不就是在接受酒精的“熏蒸”了嘛。
不少对油皮友好的产品里都有一定浓度的酒精,像有名的小黑瓶、紫苏水、健康水等,使用时可要注意啦。
防腐剂
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其实挺正常的,只要用量得当都是较为安全的。
甲醛是很常见的一类防腐剂,我国限定甲醛添加量小于0.2%,甲醛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,但它对皮肤和黏膜还是有一定刺激性的。
苯氧乙醇使用也很广泛,最大使用浓度为1%。但苯氧乙醇接触皮肤之后容易产生灼热感,可能被误会成过敏。
香 精
至于香精,其实香精单纯只为改善产品的气味,即便不添加也是可以的。很多香精都对皮肤有刺激性,香精多为挥发性物质,难免会辣眼睛了。
一些打着不含香精旗号的产品很多也带有一定香味,这些香味往往时添加了植物成分或精油,但这也并不代表它会更安全,对敏感肌肤而言,某些植物萃取成分同样会引起敏感。
护肤品,化妆品,护肤GIF
除了护肤品与化妆品的成分问题外,有时候使用方法不当,也会让我们的眼睛受罪。
眼睛周围的皮肤最娇嫩,如果不管不顾地往眼睛周围涂涂抹抹,那真的很容易伤到眼睛啊。
所有的护肤品和化妆品,都应该避开眼周至少2mm-3mm的范围,如果已经过敏了,那更要离眼睛远一些,避免化妆。
护肤品,化妆品,护肤
最后一起来盘点一下护肤品和化妆品的辣眼睛的原因吧。
护肤品化妆品中的酒精、防腐剂、香精刺激到眼睛,产品涂抹地离眼睛过近,都可能造成辣眼睛的结果
如今,在一些网购平台上,带货主播们宣称,化妆、佩戴隐形眼镜、空气污染均会使“脏东西”进入眼中,而洗眼液则可以去除眼内“垃圾”,让双眸更明亮。不过,事实真是如此吗?
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(大坪医院)眼科副主任刘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眼睛是有“洁癖”的器官,具有自我清洁的能力。人们平时的眨眼(又称瞬目反应),是一种保护性的神经反射动作,可以使泪水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以保持眼部湿润,正常人2至6秒就要眨眼一次。自身代谢产生的坏死细胞、组织或者外界的灰尘、漂浮物等,都会通过泪水被冲刷出眼部。
因此,只要泪液正常分泌,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眼部清洁的需要。至于商家宣称洗眼液能冲洗出眼内“垃圾”,刘莛表示,其实洗眼液最多只能冲洗尚未干结的“眼屎”(睑板腺分泌物),这些分泌物即使不冲洗也终会被排出眼外。
那么,什么时候需要洗眼?刘莛表示,在结膜、角膜受伤时或在接受眼科手术前,可以通过冲洗眼部除去结膜囊内的异物或分泌物,以保证手术效果。
整个洗眼过程需要专业人士使用专门的洗眼器进行操作。“有些明星在直播时洗眼,将洗眼杯扣在眼部,转动眼球,洗眼20秒左右。这种‘死水’洗眼法很有可能把眼睑皮肤及睑缘存在的细菌带至眼表,增加感染风险。”刘莛介绍说,医学上的洗眼,是用“活水”冲洗眼表:先把眼睑翻开,将医用洗眼液冲入结膜囊,把穹窿部等容易藏“脏东西”的地方洗干净,再在外眼放置眼杯,使液体冲洗眼表后自动流入眼杯内,确保不会污染眼睛。
据了解,市售洗眼液的主要成分包括:马来酸氨苯那敏、软骨素硫酸钠、甘草酸二钾、维生素B6、牛磺酸、维生素B12等,看似成分多样、营养丰富,但却暗藏危机。
洗眼液为了延长保质期会添加防腐剂,频繁接触防腐剂会破坏角膜的健康,严重的可致失明。此外,一瓶洗眼液里的马来酸氨苯那敏(俗称扑尔敏)含量虽不高,但频繁使用就会造成药物依赖。不恰当地使用洗眼液、眼药水等都易破坏眼表自身的菌群环境,导致菌群失调,从而增加眼表疾病的患病风险。
专家提醒,如出现眼部干涩、疲劳,可以让眼睛充分休息、放松眼部肌肉,也可以使用一些正规的缓解眼部干涩的人工泪液。如果卸妆时,化妆品不慎掉入眼内,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者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进行冲洗。总之,出现任何眼部不适都应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,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。(雍黎)
来源: 科技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