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沿拓展:
欧亚顿化妆品怎么
●十多年的品牌了,我自己也用几年了,还不错。
●为是 bingyi【4】【7】【7】【9】
选择化妆品,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:
1.化妆品的质量
首先,选择化妆品最重要的是看质量是否有保证。安全第一。不能买无生产厂家和无商品标志的化妆品,同时要注意产品有无检验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,以防假冒。还要注意化妆品的生产日期。
其次,学会识别化妆品的质量。
①从外观上识别:好的化妆品应该颜色鲜明、清雅柔和。如果发现颜色灰暗污浊、深浅不一,则说明质量有问题。如果外观浑浊、油水分离或出现絮状物,膏体干缩有裂纹,则不能使用。
②从气味上识别:化妆品的气味有的淡雅,有的浓烈,但都很纯正。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怪味,则说明是伪劣或变质产品。
③从感觉上识别:取少许化妆品轻轻地涂抹在皮肤上,如果能均匀紧致地附着于肌肤且有滑润舒适的感觉,就是质地细腻的化妆品。如果涂抹后有粗糙、发粘感,甚至皮肤刺痒、干涩,则是劣质化妆品。
2.个人和环境因素选择化妆品,除化妆品的质量外,还要考虑到使用者和环境因素。
①根据皮肤:
● 中性皮肤如何补水:中性皮肤的MM比较幸福,这类肤质的女性皮肤一般都很好,属于天生丽质的那种。所以一般的日常保湿保养就可以了。另外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,就可以维持肌肤的最佳状态。
● 混合性肌肤如何补水:混合型肌肤的护理比较麻烦。一般T区部位要按油性肌肤来护理,脸颊,下巴等其他部位要按干性皮肤来护理,全脸补水保湿和局部去角质是最重要的换季保养。对于干燥的部位应该重点补水滋养,选择精华成分较多的补水保湿产品,偏油的T字区则选择清爽控油的产品,使肌肤水油平衡。夜晚修复时间时,可以选择质地厚重的保湿面霜再搭配保湿面膜,给肌肤更好的滋养。
● 干性皮肤如何补水:换季时,干性皮肤的MM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,肌肤便出现干燥,掉皮的状况,补水保湿应双管齐下。干性肌肤既缺水又缺油,给皮肤补充大量水分是解决紧绷,干纹和干皮的最佳方法。但是在补水的同时也要注意锁水,使得肌肤有充分的滋养。早上用有保湿滋养功效的温和洁面产品洗脸,避免洗脸后出现紧绷感,之后先涂上保湿水或者保湿精华液,然后涂抹乳霜型的油性较大的保湿霜,给肌肤更深层的补水滋养。另外,MM们可随身携带保湿喷雾,在肌肤特别干燥的时候使用适当缓解一时的皮肤干涩。
● 油性皮肤如何补水:很多油性肌肤的MM们认为自己皮肤已经很油了,不需要保湿。为求清爽,春天除了控油,清洁外的护肤步骤是能省就省。其实大部分的油性皮肤者都是外油内干,脸上明明很油,实际确是严重缺水的状态。油皮的春季换肤,可以在洁面后,先用收敛水或爽肤水控油,尤其是T字区,水油平衡调理好了,补水保湿才能见效。然后选择清透的水乳状或乳状的护肤保湿品代替控油产品保湿。
● 敏感性肌肤如何补水:对于皮肤敏感的MM来说,补水保湿是换季的最重要保养。美白,祛斑,抗皱等的美肤功课都应该停止,等到气候稳定,皮肤新陈代谢也稳定后再考虑。敏感肌肤最怕干燥,护肤品的成分越简单越好,对于护肤品的选择要先经过过敏测试,最好坚持使用同一个牌子
②依据季节:季节不同,使用的化妆品也有所不同。在寒冷季节,宜选用滋润、保湿性能强的化妆品,而在夏季,宜选用乳液或粉类化妆品。
●
2016年8月,一副保存了350年的骨架被拍卖出440万人民币的天价,因为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渡渡鸟骨架。
16世纪前,渡渡鸟在毛里求斯茂密的森林里繁衍生息,而1589年荷兰商船的到来打破了平静,船员们作为人类代表第一次和这种不会飞的鸟接触。
但是这并没有给渡渡鸟带去好运,在接下来不到100年的时间里,这种鸟就因为被人类发现而灭绝,并成为人类导致生物灭绝的第一个典型例子。
当然,渡渡鸟肯定不是第一例,更不可能是最后一例。
那么人类导致的物种灭绝真正开始于什么时候?我们灭绝的第一个物种是什么呢?
图为:巨型地懒
从人类的迁徙开始
有些理论认为我们目前正处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阶段,而这次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。所以我们经常认为,人类驱动的物种灭绝是最近才发生的事。
这真的有点低估人类的能力了,当人类脱颖而出时,就已经有许多物种开始遭殃了,而真正的大灭绝开始于人类的迁徙。
大约在12.5万年前,尼安德特人和其他远古人类亲属,以及来自非洲和东南亚的智人,开始了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繁衍的迁徙活动。
在接下来的几万年里,人类在世界范围开拓“殖民地”,化石记录显示,我们的祖先每到一个新地方,现在大型动物(大象,熊,羚羊等)的巨型史前亲戚便开始呈现出最多在几百到一千年内灭绝的趋势。
图为:雕齿兽化石
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,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快速的灭绝现象(除了大灭绝时期),只有当人类参与其中时才如此高效。
这些动物要是放到现代都是巨兽,比如美洲有一种和现在犰狳很像的动物——雕齿兽,这种动物有一部小面包车那么大,它们大约在1.2万年前消失,这也是最近一个冰河时期的末期,但它的灭绝是因为人类早早的来到这片大陆有关。
还有一种体重能超过1顿的洞熊,它们喜欢生活在欧亚的洞穴中,大约在4万年前数量开始急剧下降,而人类正是这个时候开始在欧亚四处扩张。
图为:博物馆里的巨型地懒
南美洲曾经是笨重的巨型地懒的家园,它们的体型是现在树懒的500倍,可以长到5米高,如果放到现在可以和长颈鹿比高,它们留下的遗产就是一些能走过人的大隧道,大约在1.1万年前,人类也是它们灭绝的最有可能的原因。
图为:巨型地懒留下的隧道
为什么遭殃的总是巨型动物?
人类可能算是最早的入侵物种,而且我们把入侵物种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,对于人类来说,巨型动物可能是食物,当然也可能是威胁。
然而,这些以前从未见过人类的动物可能对这个陌生的入侵者没有警惕感,特别是巨型动物,它们往往少有竞争对手,对人类可能更加有恃无恐,这增加了它们受到攻击的脆弱性。
为了达到生态平衡,巨型动物的繁殖和生长速度往往很慢,所以与其它小型物种相比,它们的种群数量也更少。
因此,如果消灭一部分数量,就可能占该种群的一大部分,而它们的繁殖速度很难重新建立足够数量,保证物种不被灭绝。
另外,早期人类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火灾的蔓延,这些火灾会破坏大片的栖息地,这会加剧人类对食物的竞争。
简单的例子就是短面熊的灭绝,这种动物身高可超过3米,它们和人类捕食相同的食草动物,很明显它们没能竞争过饥肠辘辘的人类祖先。
气候变化加上人类捕猎的“组合拳”也是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,最著名的例子是猛犸象,它们身高3米,体长5米,比现在的大象大不少,气候变化加剧了人类对它们的捕猎,最终它们在大约1.05万年前灭绝。
最早被灭绝人类灭绝的动物
所有这一切说明了,几乎从人类历史的一开始就已经系统地消灭了我们周围的物种,简单的说,人类的迁徙引发了“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”。
在最近,马达加斯加侏儒河马在1000年前灭绝,新西兰的恐鸟在600年前消失,大型物种已经消失殆尽。
还有数不尽的不起眼物种每天都在消失,如果说现在是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时段,那么只能说明我们延续了祖先留下的遗产——对其它物种赶尽杀绝。
那么被人类灭绝的第一个物种是什么呢?
这里的时间线要拉回12.5万年前,人类还没有走出非洲的时候,灭绝就已经开始了!
图为:恐鸟
事实上,有充分的证据表明,在人类迁徙之前,人类就已经在非洲大陆释放了对大型物种的狩猎本能。
非洲是最大的大陆之一,所以这里动物的平均体型也应该和美洲和欧亚大陆差不多,但是12.5万年前非洲动物的平均体型只有世界其他大陆物种的一半。
虽然这么点证据不能说明,早在12.5万年前,原始人类就已经对非洲的巨型动物产生了影响。
但从生物学家长期观察的证据来看,人类是十分善于将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物打发走的物种。
要确定第一个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动物还很难,不过有些生物学家认为,很可能是大象家族的某些成员,比如剑齿象,这种动物生活在1200万—100万年前的非洲和亚洲,一对象牙可以长到3米长,很可能是后面猛犸象的祖先,这种动物可能是被我们祖先的祖先消灭的第一个物种。
最后
这些已经灭绝的物种告诉我们,当动物(特别是巨型动物)消失时,会产生深远的生态后果。比如渡渡鸟的消失,另一种依靠渡渡鸟粪便生存的蜣螂也灭绝了。
地球永远不可能归属任何一个物种,现在我们造成的大灭绝事件最终会反馈到我们自己身上。
幸运的是,我们现在正在慢慢了解这种规律,也已经开始行动,现在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前所未有的强烈,我们应该能管理好地球!